资讯报道
  协会动态
  行业新闻
  家服办动态
  会员动态
  公告栏
  协会影集
  在线视频
  行业新闻
 
 
家政业乱象:价格泡沫下的尴尬
2014年9月19日 阅读1698次

    近日,新快报持续曝光了三×家政的种种乱象以及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损害。按照其盈利模式,在全国9个城市都有分公司,主要是采用预付卡的形式发展客户会员。这一家本该更有可能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和抗风险能力的企业,却因为名不副实、服务混乱被频频投诉。广州市经贸委也曾多次向广州家庭服务业协会转发了关于三×家政的投诉,但这也没用,因为三×家政并非该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

  家政业的乱象至今已经二十余年,仍在低水平的层面上重复其弊端。一方面,大城市的雇主会越来越依赖保姆和钟点工为其生活分担家务,但作为供给方的保姆大军却一直处于鱼龙混杂、难辨优劣的从业状态。虽然从业者彼此也具有很大的竞争及替代性,但其流动性之强烈,也在普遍降低对固定雇主的忠诚度与长期服务意图。就此看来,虽然雇主貌似强势的一方,有雇人和炒人的权力,却常常要经历无休止的选择、甄别和磨合过程,更别说因为信息不对等所遭遇的财产损失了。

  2009年,广州已出台《家庭服务业服务规范》,一个合格的家政服务员,必须经过150学时的培训,方可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和上岗证。钟点工按规定也需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家政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三证:身份证、健康证(有效期在半年内)、国家职业资格证或上岗证。这无疑是在给如此混乱的行业树立标准。但且不说业主无法鉴定各种“证”的真伪和水分,就算真有证也未必符合应有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来自社会底层的劳动力,和身居高楼的雇主们需求之间,本身就有着价值观的鸿沟,只是这个差异被交易价格掩盖,好像双方都是平等交易的样子。可真的干起活来,许多保姆往往就是盯着时间和钱在劳动,最起码的敬业心都成了稀缺之货。

  若以公司化和连锁化运作,实施严格的准入门槛和系统培训,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保姆和雇主之间的摩擦系数,以更好达成交易,压缩“次品率”。可惜雇主对“服务品牌”的渴望,却遭遇了诸如三×家政这样公司的种种不堪。如果公司是以赚钱为唯一导向,迟早要出问题。无奈,类似公司在我们的城市多如牛毛,他们甚至都不加入什么协会,游离于监督之外。

  说到此处,人们很容易就会想起香港的菲佣,区区三四千港元,就能招到一个英文流利、培训精当、甚至还读过大学的保姆,其专业性绝非内地保姆能学到。相比之下,我们的保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薪水却跟着通胀年年上升。尤以月嫂为甚,月入过万早就超过了许多毕业生和公务员。可惜这个群体的服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却不足以对海外输出劳动力。价格本应是衡量劳动力价值的直接标准,但放在当下的供求关系来看,很明显价格是存在泡沫的,而家政公司看中的就是这个越来越大的泡沫,以至于市场陷阱满布。(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