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滨江区的孙女士最近有点发愁,眼看着自己的哺乳假就要休完了,可宝宝的保姆却一直还没着落。
“我想找一个既能做饭,又能给宝宝讲讲故事,年纪轻点、素质高点的保姆,可跑了杭州好几个家政市场,都没有一个合适的。”孙女士的烦恼在杭城并不是个例。
近日,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专门对我省家政服务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全省家政服务人员缺口至少有15万人,杭州的缺口就有3万人左右。
“30岁以上的家政人员占了89.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了43.8%,高素质的高端家政人员尤其匮乏。”该联盟理事长、浙江树人大学校长徐绪卿说。
更令徐绪卿无奈的是,这边缺少高素质的家政工,那边高校好不容易开出的家政专业却招不到人。
窘境
市场上优质家政工紧缺
高校家政专业却招不到人
高素质家政工可遇不可求
这两天,孙女士趁着周末老公休息,就一直泡在杭州各个家政市场,但仍一无所获。
“我和老公上班都比较忙,家里老人年纪大了,吃不消带孩子。”孙女士说,“3岁看大,孩子的头三年挺重要的。不是说把培养孩子的责任都交给保姆,至少可以给孩子讲讲故事,懂一些育儿知识吧。不过现在大多数保姆都只有小学初中学历,做家务没问题,可管孩子就不放心了。”
跟孙女士一样,苦于找不到好保姆的东家有不少。记者在杭州朝晖家政市场碰到了来找保姆的周先生,他家的情况和孙女士家差不多,只不过周先生的女儿上小学,想找一个既会做饭,又能稍微辅导下孩子功课的保姆。
“有时候我们下班晚,孩子作业不会做又没人教。”周先生说,小学一二年级的作业也不是很难,但就是找不到一个学历高一点的保姆。
慈溪的钱女士和老公两人白手起家一起创业,如今已经身家上亿。她最近缺一位高级管家,打理一家的衣食住行。“以前的管家做得很好,体贴细心,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很放心。但是因为身体原因,她辞职了,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能让公司的秘书暂时兼顾一下。”
钱女士家里有4个保姆,分别负责烧饭、搞卫生、洗衣服等,而高级管家主要是管理这些保姆,安排他们的工作。钱女士说,以前的管家安排他们的餐饮,不管是早餐还是午餐,一周都不会重样,而且营养搭配均衡。
钱女士感叹,现在这样的高级管家实在难找,可遇不可求。
高学历的家政工缺口很大
记者从杭州各家政市场了解到,高素质高学历的家政工相当紧缺。
“一般东家希望找个干活麻利、认真负责的就行,但也有的东家要求高,开出的条件都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手艺好、办事效率高、最好是本地人,有的甚至对长相也有要求。”杭州艺家家政的负责人陈美说,但现在小学文化的保姆占了大多数,最高学历是大专,占了1%都不到。
“家政人才的紧缺导致现在市场无法‘按质论价’,准入门槛太低,市场混乱。”徐绪卿说,目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专业训练缺乏、职业化水平不高。
据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的调查显示,全省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3.8%,初高中学历占51.7%,专科及以上学历只有4.6%。
高校家政专业遭遇招生难
一边是高素质的家政从业人员紧缺,而高等院校开设的家政专业却遭遇了招生难问题。
目前,全省开设的家政服务类专业大多是中高职院校。去年全省有10所高职高专院校、12所中职学校开设了包括家政服务、老年护理、母婴护理、社区与家政管理等13个家政服务类专业及方向。
而高等院校要设置本科家政专业需要教育部批准,去年浙江树人大学开设的两个本科类似家政专业—“社区与家政企业管理”、“社区与养老机构管理”,都是打了“擦边球”,归口到“社会学”或“工商管理”专业,这才勉强成立。
“现在,这两个专业招生都比较难,有些学生招进来了也中途放弃,没有来报到。”徐绪卿说。
调查发现,很多中高职院校也都存在家政类专业招生难、报到率低、招生指标浪费等情况。
年轻人宁可失业也不愿干家政
记者在各家政市场转了一圈,发现来找工作的大多是中老年妇女,几乎看不到一张年轻面孔。
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的家政从业人员占89.6%,30岁以下的仅占10.4%。
当记者问是否愿意自己的子女也从事家政行业时,市场里的保姆纷纷摇头:“子女要是跟我们一样,也太没出息了。”
在朝晖家政市场找工作的陈大姐说,自己今年50多岁,安徽人,儿女都成家了,就出来赚点外快,减轻点家里的负担,“伺候人的活我来做就行了,孩子们要找个有前途一点的工作。”
家政工李大姐也有同感,她有2个女儿,大女儿是一家超市的营业员,小女儿正在找工作,“她不愿做我这样的活,我也舍不得让她来做,宁可在家休息,我养她的。”李大姐说。
纵深
为什么高端家政工这么缺?
关键是“伺候人低人一等”的旧观念依然存在
家政服务业作为传统“保姆”发展起来的行业,从业人员以下岗、失地、外来农民工和农村中老年妇女且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为主,入行门槛低,流动性大。
“虽然社会有大量需求,但‘伺候人低人一等’的旧观念依然在某些人的心目中存在。”徐绪卿分析,再加上家政人员的社会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致使大量从业人员游离在劳动合同之外,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护,这些因素导致这一行业社会地位不高,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工作,一些从业者也是把它作为就业的最次选择和无奈之举。
“一方面,家政服务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从业人员,特别是中高端人才;另一方面是传统观念及现实地位导致该行业吸引力不足,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有限,面临从业队伍老化、后劲不足的困境。”徐绪卿说。
人才培养培训的标准缺失
目前,全国统一的家政服务人员的培养培训大纲及教材滞后,我省也没有统一的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标准,培训课程是根据2006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来设计,已经过时而且不太适用。
“针对性、有效性不高。”徐绪卿说,目前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课程数量、专业教材不少,但多借用资格鉴定考试用书,许多内容陈旧、核心技能提炼不够,实用教材缺乏。而且因为培训时间有限,技能水平不高。
另外,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没有同步跟上,资格体系也不健全。目前只有“家政员”,没有“家政师”等高级岗位。徐绪卿说,浙江树人大学和省考试院正在协商开设家政方面的本专科自考,拟通过“浙江省家政管理资格证书考试”,培养“家政师”,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应对
入学补助、入职奖补
健全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为吸引学生积极报考家政类专业,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家政服务业,我省实施了入职奖补等一系列激励举措,如对从事养老服务、康复护理工作满5年的高校、高职、中职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给予2万至4万元的奖补;对毕业年度内大中专毕业生到家政服务业中小企业就业的,每年给予个人就业补贴等。
各地各有关学校也采取免学费、奖学金、助学金等措施,吸引和鼓励学生报考家政服务类专业。比如台州市对就读家政服务类专业的学生按困难生享受补助的基础上,每年再补助1000元。义乌市对家政学员不仅免交培训费,还能享受200元的午餐补贴。
目前,我省已初步构建了两方面家政服务类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平台和机制。
一是省市县校多级培养培训体系。我省已确定了12所高职院校、30所中等职业学校为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骨干学校,初步形成了以高校为龙头、以中职学校为平台,以成人学校和社区学校为基础的家政人才培养培训格局。
另一方面,去年组建的省家政人才培养培训联盟,正在建设“现代家政服务全流程综合实验室”,初步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家政人才培养培训综合平台。
徐绪卿建议,适当开展大中专学历教育,进一步扩大“3+2”、“五年一贯制”等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灵活培养家政类人才。继续推进“自考+考证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建立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体系。
同时,大力推进订单式、基地式、合作式等培养方式,拓展针对高端市场的月嫂、母婴护理、养老护理等项目。可以推进学校与医院、敬老院、家政机构、康复机构、物业公司等企业对接,畅通校企合作渠道,加快培养实用人才。”
(来源:今日早报)
|